多尺典吧>都市小说>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五百一十八章 总议
    195年春。2月20日,刘易在洛阳朝堂。召开了一次盛大的朝仪。满朝文武尽皆列席,并且,首次,把吕布也宣进了朝堂,并正式封吕布为远征东征将军,命其统率洞庭湖及曲阿抽调出来的二十万新汉军水军,远征东洋倭国。并封陈宫为倭国都督,兼东征军军师,随吕布大军出征倭国。到达倭国之后,陈宫为倭国主政主官,而吕布则为三军大统帅。

    正式封孙策为南征将军,周瑜为江东大都督,鲁肃为江东军大军师,张昭、张英、周尚、等等,全都封军职或官职,如此,正式公布,将江东各部军马,合成新汉军的一个部份,命令他们,共同主持江东地区的大局,并向岭南发起进攻,争取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收复岭南一带地区。

    其余的,如公孙瓒、公孙度、马腾、马超、张昭、等等,一大部份军将文官,全都获封一定的将军封号及朝中的文官封号。

    刘易如此,只要是为了让各方征战的军将安心,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打响新汉朝新汉军的名号,让他们就算是远离廷朝在外作战,但朝廷依然在关注着他们,没有忘记他们,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

    毕竟,现在能够为新汉朝效力的军将或文人,他们的心里,都是对大汉有着非常浓厚的归属感,他们这些年来,虽然不会多说什么,但是,他们的内心,的确是非常渴望能够获得朝廷的认同认可。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获得朝廷的封赐,那就是他们的光荣,是他们的荣耀,是一件他们认为可以光宗耀祖,祭慰祖先,荣泽后代的事。

    这个,是华夏的国情,千百年来,乃至一多两千年后的后现代,也都是如此,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每一个华夏汉人,心里都会有一种情结,或许,这也是汉人的一种文化传承,也属于是汉人的文明的一种吧。有了一个对官本位的追求,广大百姓才会有一种信念,有一个努力的方向。

    不是说这样就很好,但也不可否认,这的确也是有着一个积极方面的影响。

    后世,人民对于官本位看得越来越淡,甚至对于官员,都带着一种讽刺的态度去谈论或者看待。可是,也不能否认,作为一个人,的确是应该要有着一些的追求向往,要对某种名誉有着一种光荣荣誉感。

    好比,作为一个军人,就应该要对作为一个军人而有着一种光荣自豪的心态,有着一个追求更高职权的信念,只有有追求,方能更加好的办事。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如果士兵都没有了作为人民战士的光荣荣誉感,那么,这支军队,这个国家,很快就会灭亡。

    刘易现在,不是想培养大汉百姓什么官本位的思想,而是希望,每一个为大汉效力的军民,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个对朝廷的封赐而感到光荣自豪的认识。

    只要新汉朝的所有军民,都认为为了新汉朝而奋斗,获得了朝廷的封赐是一件光荣自豪的事,那么他们才会更加的努力,为了振兴大汉而奋斗。

    另外,还有一大部份新汉军的军将军师等,这些是早前就已经一步到位,封了他们军职官职的,这些军将谋士,不可能再晋升了,但是,待以后大汉统一之后,刘易可以根据后世的一些军人晋级的军衔,设立一个晋升制度。或者,也可如后世那般,设立一个什么的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等等的军衔。

    封赐了一批军将文官之后,刘易再与朝中文武一起制定了自今以后,新汉朝的军事方面的总体方略。

    这个,除了之前吕布、陈宫的军事行动以及对益州、汉中的军事行动之外。主要的,还是针对曹操这个几可以新汉朝相对抗的大势力的进攻问题。

    不过,现在只是初次朝议,刘易并不是说一定就得拿出一个进攻方案并且马上执行。而是要先制定一个战备状况。

    提出一个提案,让下面的朝臣一一去完善,制定一个最适合采用的计略。

    刘易也不想太过操心这事儿了,反正,怕还得要等一段时间,起码得到夏季之后,方可以全面向曹操宣战。

    最后,刘易提出,要率一支水军沿长江口岸往南挺进南洋的军事行动。

    刘易觉得,不能再等了,得要马上到南洋去看看,把南洋划归新汉朝的版图,主要的,是要找到南洋地区的橡胶树,以及,红薯。橡胶树,可以让刘易弄出橡胶来,可以进行一次工业改革,而红薯是为了统一大汉之后的大治作准备的,这种易种植产量高,又好吃有营养的农作物,是将来汉人人口暴增之后,最好的粮食补充。有了这个,今后就不用害怕捱饿了,只要大汉朝廷不出现太大的变故,相信不会再出现大饥荒的情况。

    出征南洋,刘易决定亲征。(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