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箭的数量对不上,劝降书与箭的数量也对不上!
但已经没人去刻意追究,所有军将都当不知道,有几个还不动声色,把劝降书塞进了袖口袋中。
第六天到了。
薛禄继续增加骑兵的规模,又让五军营的步军列阵前推,并役使军中民夫前往砍树,打造简易的攻城器械。
第七天……
越来越多的劝降书往乐安城中射去,作为汉王的朱高煦已经下了城墙。
那些汉王军卫却是还在“尽忠职守”的遵循汉王军令,四处出动收缴焚毁朝廷大军射进城里的劝降书。
这卖力的劲头,如果不细看,真看不出来他们每天焚毁的劝降书其实在变得越来越少……
乐安城中,本该戒严的百姓,渐渐开始传出流言来。
有人说汉王要败了,因为本地卫所的千户、百户老爷们要反了。
也有人说汉王的确要败了,但不是这些官老爷要反了,而是朝廷派了几十万大军过来,现在不投降,后面可能要屠城。
还有人说,汉王没有真龙的命,却要造真龙的反,现在皇上御驾亲征,就在乐安城外面,赶紧投降,说不定还能有机会见到皇上长什么样……
反正谣言五花八门,而且传得有模有样。
此时的乐安城外,中军大帐。
“呵呵,薛老将军,看来这乐安城怕是很快就要破了。”朱瞻基拿着手上的一封私信笑道。
薛禄点头:“殿下说得不错。”
在两人面前的桌上,差不多摆了十几封私信,全是趁着晚上偷偷从乐安城里送出来的。
两人几乎不用仔细去看,就能知道这些信里写的都有什么。
无非就是自己是被逼跟着汉王谋反的,幸亏朝廷大军与太子殿下及时赶到。
只要他们攻城,那这些人立刻就会反正,擒获谋逆的汉王献于朝廷。
这些写信要反正的人,既有本地卫所的千户、百户,还有汉王军卫直属的军官。
其中,甚至包括了应该算是汉王心腹的陈刚,还有朱恒、王斌这几员文士谋臣。
众叛亲离,不外如是。
奉天靖难?
更像是朱高煦做的一场“黄粱之梦”,虚无且缥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