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曹洪的声音响起之后,众人的注意力很快就汇聚到他的身上。
曹洪知道自己不受曹丕待见,所以他自从来到陈仓城中后,就一直深居简出,除非曹真有召才会参与议会。
没想到这时他竟然会突然发言。
而从曹洪的语气中可以听出来,他对糜旸带着深深的恨意。
这一切是因为曹洪的好兄长曹仁便是死在糜旸的手上。
这种恨意让曹洪再也顾不得顾忌什么。
见众人将目光看过来后,曹洪解释道:“我军虽兵分三路,但却并非各自为战,乃是相互呼应的。
若大将军兵围南郑之际,糜旸胆敢调动阳平关的守军,那吾就会亲率中路军趁虚夺取阳平关。
到那时阳平关及汉中诸城尽皆丧失,哪怕糜旸守得住南郑,那么汉中还是贼军的吗?
而在这种情况下,糜旸又真的守得住南郑吗?”
曹洪说的虽是疑问句,但他的语气却充满了笃定。
这是来自于一位经年宿将的判断,自然让许多人感到信服。
阳平关是天下雄关不错,但阳平关的城防再坚固,也需要足够的兵力去守备,不然夺取阳平关并不难。
而现在糜旸不正是处于缺粮又缺兵的境地吗?
魏军地大物博,兵力众多,自然可以分兵进击,采取灵活的作战策略,可是在兵粮皆缺的情况下,糜旸是不具备这种条件的。
而魏军虽三路分军,但他们不是不互相统属,他们有个最高指挥曹真,这就在指挥架构上保证了三路魏军,不会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当曹洪将众人的疑惑给解开后,众人心中已经再没了任何疑虑。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杨阜提出的三路进击之策,的确是目前魏军征伐汉中的最佳策略。
而一直在观察众人神色的曹真,见众人脸上不再有犹疑之色后,他便象征性的询问殿内众人道:
“杨卿之策,诸君以为如何?”
待曹真的询问传遍大殿内后,大殿内的众人纷纷拱手对曹真表示赞同杨阜的南征之策。
见众人表示赞同,那么曹真就再无半分迟疑。
他当即于主座上站起身来,用虎眼看着下方的众多大魏肱骨,一锤定音地宣布道:
“既诸君皆无异议,那我军就凭此方略南征。”
说完这句话后,曹真看向早就等着心急的郭淮,朗声说道:“郭淮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