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要花钱的。”朱凤英有些舍不得,她反正是能靠自己双腿走的路,就绝不花钱。
邓秀宁说:“车票又不贵,而且只需要你花一份车费,我们两个人都能坐。”
邓秀宁还小,可以享受免票。
朱凤英只好去打听了一圈,把附近几趟公共汽车的路线,都搞明白了。
第二天,祖孙两再次出发了,坐了6路车去了郊区的泊里区。
一下车,就感觉有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
两个人往回走了一段路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农家,朱凤英先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先跟人家讨水喝。
人家见她们是一老一少的,觉得也挺不容易,热情地给倒了水来。
朱凤英借机就跟人聊了起来。
她跟对方说:“我们一大家子人,在城里生活不容易,城里粮食贵,所以带孙女出来找点便宜粮食之类的。”
邓秀宁在一边安安静地听着,她突然发现,自家奶奶面对较为熟悉的环境的时候,还是反应挺灵敏的。
对方见朱凤英说得挺那啥的,便说:“我家里人吃的粮食,也舍不得卖掉。不过还有些包谷棒子,本来是给家里的猪和鸡吃得,你们要是不嫌弃,我就拿些来给你们看看。”
朱凤英一喜,忙说:“不嫌弃不嫌弃。”
等她拿来一看,就发现这包谷棒子收拾的还挺干净的,因为这东西不是人吃的,人家开的价格也不高,过了称以后,一块钱就买了不少。
朱凤英悄悄和邓秀宁说:“这包谷看上去不怎么样,但是打成粉,到时候做窝窝头之类的,也挺好吃的!”
邓秀宁连连点头,到了荒年,大家连玉米碴子都能吃下去,别说这给猪和鸡吃的玉米了。
朱凤英正要把口袋扎起来扛走,没想到对方直接让她放下来:“这么一袋子你扛着也不方便,我帮你把这些包谷粒掰下来,你也能轻省一些。”
这位大娘还真是朴实热情得可爱。
朱凤英说:“这就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了。”
“没什么的,你们祖孙两顶着这大热天的,从城里跑这儿来也不容易,回去就更辛苦了。我这不正好手头没事嘛,可以帮一点是一点了。”
于是,朱凤英又坐下来,和这个大娘一起,把买的包谷棒子脱粒。
那个大娘一看朱凤英熟练地手法和干活的速度,猜她恐怕也是种过田的,就问:“老姐姐以前也是干过农活的吧?”
朱凤英说:“以前也是在家种地,现在儿子来了城里,我就跟着来了。”
“哎哟,老姐姐命真好!城里人的日子可比种田舒服多了。”
朱凤英忙客气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