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焦永思这篇治水的文章写得很好,堪为治水的典范,但是汪宏骏却还是觉得焦永思的格局有些不够,不堪案首的荣誉。
但是自己出的题目却是是治水,这篇时策文也确实出众,里面的很多措施自己真的准备引用以后上报给朝廷的,若是到时候皇上对这些条陈拍案叫绝、赞叹不已,夸赞了自己,再问一问写这篇时策文的考生是谁,排名几何,自己没有给这样的治水人才一个院试案首之名,会不会被皇上责罚或者不信任啊?
汪宏骏很纠结,抬着三篇文章左看右看都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应该将哪一篇文章评为第一名。
思前想后之后汪宏骏叹了口气,这三篇策论文都各有利弊,也该考虑一番人的问题和其他几科的试题成绩了,于是他将自己的幕僚苏昊远叫过来,详细地问一问这三个学子的详细情况。
苏昊远作为汪宏骏的心腹师爷,作为从京城一直跟着汪宏骏来到江南省的人,自然是汪宏骏肚子里的蛔虫一般,早就将汪宏骏想要了解的事情都全盘了解清楚了。
于是,在汪宏骏问起他的时候,他便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将这些考生们的家世、生平、之前的考试成绩等等信手拈来,向汪宏骏府君详细地介绍。
“汪大人,这邵宇星老爷乃是商户人家出身,年十八,他父亲邵伟存可是江南省首富,是个大盐商。此子聪慧异常,之前是纨绔少爷,入学不满一年就有如此成绩,简直恐怖如斯,日后前途怕是不可限量。他是今年淮南府淮南县的县试案首,以及淮南府的府试案首,算是连中两元了,若是此番得中院试案首,那就是凑足了‘小三元’。
吴子安是书香门第出身,其父吴逸春是个举人,也是邵宇星的授业恩师,两家还定了亲,七月份的时候邵宇星就要迎娶吴家大娘子了。邵老爷与吴老爷乃是已经定下的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不管他们二人谁得了院试案首,都是一家子的荣光了。
这位吴子安老爷本身从小就学习刻苦、努力,去年以十四岁之龄考中了淮南县的县案首,今年虽然只中了府试的第二名,但是他的年纪很小,只有十六岁,日后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第三位焦永思焦老爷乃是三年前淮南府平江县的县案首,他的年纪是二十七岁,比起前两位老爷来说显得有些大,但是比起其他人来说却也不算太大。这位焦老爷已经娶妻生子了,父亲乃是一位富裕的地主,靠着收租为生,但是焦永思老爷上数三代有一位祖爷爷却是江南的积年老吏,专管修筑堤坝、治水、钱粮之事。
之后这位老吏立了功劳,他便向当时的县令大人求一个出身,那位县令与他宾主相得,便在他死之前让他脱了老吏的身份,给了他儿子一个农户出身,还给他们家赐了几亩田地,才让焦永思老爷赶上了三代之后的子孙可以考科举的规定,开始参加科举。这位焦老爷的文章能够写得这么深刻,应该与家学渊源有关,想来是得了焦家先人不少传授治水的经验。”
汪宏骏点了点头,感觉单凭这些信息还是不知道要点谁为案首。在他看来,他是极不愿意点那些出身江南官场的官宦人家的子弟为案首的,为了避免他们更加做大,江南的吏治积弊更加难以革除。
但是为什么邵宇星、吴子安、焦永思三人正好都不是这样的身份呢?他们三个都是出身不高的人,都是与原来的江南官场牵扯不深的人,不论是选谁都是为皇上选□□的英才,是皇上可以直接用的人才啊。
于是他再问道:“现在考试已经考完了,他们三人其他的科举考得如何?”
苏昊远苏师爷笑着说道:“回禀汪大人,第一、三、四场的成绩都已经出来的,第五场的成绩虽然还没有批改完成,但是背诵默写圣人训基本上就没有人会不通过的,也算是没有什么比较的余地了。
第一场的考试之中,邵宇星、吴子安、焦永思三位老爷都是答得一题不错的,成绩都很优秀。
第三场的四书五经释义题目之中,三位老爷也答得很好,但是综合考官们的意见之后排出来的名次里面,邵宇星老爷是第一名,吴子安老爷是第二名,焦永思老爷是第十名,可见邵宇星老爷和吴子安老爷在这一科上几乎是不分伯仲的,焦老爷在这一科上略逊一筹。
第四科是作诗,这一科上邵宇星老爷是公认的第一名,吴子安老爷排在第五,焦永思老爷则排在了十六名。”
汪宏骏闻言心中一震,没有想到那邵宇星的成绩竟然这么好,在第一、三、四场考试之中竟然都能得到第一名!于是他赶紧让人拿来了邵宇星五科的全部试卷自己认真看了看。
最后他抚掌大笑,说道:“哈哈哈,现在我可终于知道我们此番院试的案首应该评给谁了,非这邵宇星莫属啊!在我看来,像他这般的全才现在可是越来越少了!”
没有谁规定只需要贴出去院试案首的时策文一科试卷,他完全可以将邵宇星五科的试卷全部贴出去让大家检阅,这样的话大家就都会被邵宇星的基础知识和时策文水平所折服,甚至是被他优美的字体而折服,这样一来他这个院试案首便是众望所归的事情了,没有人会置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