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克斯的控制下,这样一个自曝、澄清、抹黑、分化,最后彻底反转的流程,不说把沈宇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洗成一朵白莲花,至少也能算个小白脸了。
说真的,如今沈宇在大部分程关注了这次舆论的美国人民心中,就算不是没有建立什么特别正面的形象,但至少是没有太多恶感的。
这就够了,福克斯在这段时间利用沈宇和911事件的联系,很是霸占了一段时间的新闻头条,也就是其它几家传媒公司对此没有准备,福克斯或者说新闻集团才能玩得这么顺利。
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沈宇以及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不停的出现在美国的电视和平面媒体上,让电影的知名度一下子就扩散开了。
随着舆论风向逐渐转变到对沈宇有利的方向,《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开画影院也越来越多,上映规模越来越大。
福克斯方面愿意花费力气去帮沈宇洗白,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电影的票房高了,他们作为发行公司的收入自然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福克斯探照灯独家买断的,不需要跟沈宇分成的周边版权,也会因为这次舆论风波为电影带来的知名度,而很有可能获得更高的销量。
说到底,一切都是生意,在将有关沈宇这个导演的舆论摆平之后,为了更多的收入,福克斯探照灯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继续去推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对奥斯卡的公关,这也是生意。
而沈宇这边,能够在福克斯的帮助下,将曾经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彻底填掉,也已经非常满足了。
至于奥斯卡,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沈宇看得很开,甚至不到最后时刻,他都懒得去美国亲自参与公关。
到了2002年12月14日,《英雄》首映礼前夕,《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上映半个月,收获票房900多万。
这个票房成绩是好是坏沈宇也说不上来,不过中影那边似乎很满意,告诉沈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票房已经超过姜纹主演的《寻枪》了,后面还有半个多月的放映时间,票房应该能够突破1000万大关,在一部没有什么大牌明星参与的电影里,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1000万,大关,从2019年穿越过来的沈宇对中影工作人员的描述有些不太适应。
要知道沈宇这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虽然没有什么明星,但好几个主要演员加起来的片酬也不低了,再加上外景地的改建加固和部分场景的搭建,还有九龙城寨模型的制作和相关特效,以及大量演职人员在偏僻的九龙半岛上人吃马嚼的,制作成本也有接近900万人民币。
而区区1000万左右的票房,扣除院线超过一半的分成后,中影还要抽走300万左右的发行佣金。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各种宣传,中影那边垫付的300万环宇影视得补上,再加上环宇影视自己额外还掏了200多万找光限传媒做宣传,宣发这一块的成本就是500多万。
仔细一算,《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光是制片和宣传费用加起来都快1600万了,而环宇影视最后落到手里的票房分成只有200万多一点。
也就是说,在中影工作人员口中还算不错的票房,沈宇不仅没有赚到钱,而且还大亏特亏,就算加上香江的票房收入,也还是亏本的。
但是如果考虑到球收入的话,《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投资回报率就有些恐怖了。
那些买断了放映权的国家和地区加起来就是上千万美元,福克斯探照灯买的周边版权又是八百万美元,《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早在上映之前就已经收回成本,并且大赚特赚了。
不过这部分收入都是死的,且先不提,只说参与分成的票房。
北美那边,在经历了沈宇的舆论风波之后,放映《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影院已经从第一周的两百出头,上升到了接近一千家,两周累计票房600多万美元,按照福克斯探照灯的预测,后面基本上能够保持每周500万美元以上的票房,直到奥斯卡宣布入围名单。
而在欧洲和澳洲,《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票房走势同样不弱,虽然没有什么可以炒作的噱头,但只是凭借电影本身的质量,以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的名头,在几个主要的电影市场上收获的票房加起来比北美还多了100多万。
由此看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票房潜力,目前来说主要是在欧洲。
回到国内,如今中影方面已经将宣发的重心转移到了《英雄》上面,当然,因为还算不错的票房成绩,《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没完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