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典吧>穿越小说>从小兵到帝王 > 107 统治阶级的战争(上架暴更)
    与大唐本土不同,安西都护府控制的西域地区的汉人士绅阶级根本没有居住在乡村中的,虽然乡村的田地大部分都挂靠在汉人士绅阶级的名下,但最多也就派几个管家去打理,主要由色目人佃户耕种。

    所以史国府大军对乡村的洗劫并没有伤到汉人士绅阶级的根本,他们的主宅都坐落在城镇当中,耕地的佃户哪怕被杀光,等战争结束,这些汉人士绅也可以募集到足够的色目人家庭填充进去。

    在这个世界中,靠近城镇的可耕地面积可不大,几乎不愁没人耕种,除非像李察那般将大石镇整个地区变成白地,甚至人为的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组成成分……

    正因如此,安国府的地方士绅对史国府大军的到来抵触感不算很强,乡下的损失不大,史国府大军又没有对城镇进行大规模抢掠,地方士绅的根基都保住了。

    这正是昭武狄遮制止吐番部落战士洗劫县镇的主要原因。

    只要这些地方士绅没有伤到根本,战争结束后昭武世家很快就可以在安国府恢复生产,地方汉人士绅阶级就是一个现成的框架,打完仗往里面填充普通的色目人人口就能恢复到原本的秩序。

    若是将汉人士绅阶级铲除,不光会得罪整个安西都护府的汉人士绅阶级,还会在战后面临一大堆秩序崩坏重组的难题,依靠那些没文化的色目人,先不提会不会被西域地区的全体汉人阶级敌视,单是色目人的管理能力就能让统治者头痛……

    在西域地区,因为大唐朝廷的控制,色目人很少接受教育,非常愚昧!

    在安国府的地方士绅阶级眼里,史国府与安国府的这场战争主要是节度使陶安邦和昭武世家之间的战斗,他们甚至连自家的家丁护卫和客卿武者都不愿意支援,谁打赢了他们就站在谁一面!

    反正无论是谁统治安国府,都需要他们这群汉人士绅阶级的辅助。

    整个安西都护府的战争形势其实都差不多,安西四镇分裂为两派,一派打出忠于大唐的旗号,一派打出归附吐番的旗号,但双方只是高层之间的博弈,对下面的汉人士绅阶级都是采取拉拢的态度,只要汉人士绅不出人出力选择站队,是不会被清算的。

    如此一来,当安西四镇真的决出胜负后,西域地区的社会生产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复原,吐番王国也能快速从西域地区获得助力!

    吐番人虽然文化习俗跟汉人不同,但他们的外貌和汉人差不太多,若是穿同样的服饰说同样的语言,还真的很难辨别出来。

    所以吐蕃人和汉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并不激烈,双方完全可以在西域精诚合作一起压迫剥削色目人……

    这就是为何安西都护府会有一群汉人高层投靠吐番王国的原因。

    得益于大唐建立以来的民族大融合政策,样貌和汉人差别不大的胡人和吐蕃人等异族之间的隔阂已经变得很小,甚至大部分胡人和吐蕃人能熟练的运用汉语交流,毕竟汉家文化对异族文化是具备优势的,再加上唐朝的强大,在人类骨子里学习强者的促进下,汉文化早已遍及整个东亚地区。

    正因为这种融合的大趋势,使得这场波及整个东亚的战争停留在统治阶级的争斗上,而不是民族对立上,吐番王国自立其实也抱着取大唐而代之的想法,他们跟安禄山合作,不过是因为大唐实在是太强了……

    等到推翻大唐,吐番王国不介意跟其他逐鹿中原的势力争一争。

    而吞并安西都护府就是吐番王国集聚实力的第一步!

    史国府大军征伐安国府就是安西都护府乱局的一个缩影,在安西都护府其他地区同样掀起了一连串战争,不过打出忠于大唐旗号的安西两镇一直处于下风,因为吐番王国的军队源源不断进入西域支援自己的盟友!

    这些事情李察自然不知晓,他现在正听着明军营斥候汇报的敌情。

    李察搜刮了高象县几乎全部的军用战马,总算让明军营有了几十个斥候侦骑,这些侦骑原本就是高象县县兵中的斥候,在专业领域上是没有问题了,省去了训练的麻烦。

    这就是收编降兵的好处,只需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拉上战场,对于一个新崛起的势力而言非常有用!

    地球历史上的明末流寇闯王李自成实力崛起的那么快,就是因为收编了大量明军降兵。

    这个时代当兵的往往没有什么忠君概念,只要能吃饱喝足,打仗的时候有赏钱拿,基本上就会卖命,至于能卖命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各自高层的手腕和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