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肇是被张洎调回的。
张洎好不容易挂了个临时都督之权,还没来得及行使便被限制,徒留虚名。后来他便以训诫问询为由召回林仁肇。
林仁肇他武艺高强,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纹身,所以外号林虎子。他原是闽国的裨将,闽国灭亡后,归家闲居。后周军攻打淮南时被元宗请出迎战。他出手救援寿州,在正阳桥一役中亲率一千敢死士,逆风举火焚桥,力阻周军进击,不料,风向转变不利火攻,后周军大将张永德趁机进战,唐军大败。林仁肇单马殿后,并将张永德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张永德大惊道:“敌军有能人啊,不可轻敌”,便不再追击,此战令他在唐宋之间一战成名。
林仁肇先被任命为镇海节度使,后改镇武昌。武昌一直都是南唐西北边防要塞,自后周三战南唐,南唐割让江北十四州,武昌的边防地位更高了,西边北边全是宋地。
林仁肇出身行伍,后来虽担任将帅,但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此深得军心。不过也因为如此备受忌惮。
奉命回京,林仁肇并不显得憋屈,相反,他龙行虎步,威风凛凛,英姿飒爽。李煜为了拉近君臣距离,特意屏退从人,只留君臣殿内答对,林仁肇见了李煜后应对得体。
李煜本来就对他有些抱怨,今日得见又不免忌惮三分,如此人才怎能不得到将士们的拥戴呢?师黯此前说得没错,林虎子在边境就是一头猛虎,不管是对宋朝还是唐国。果不其然,之后林仁肇的话让他差点惊掉下巴。
“陛下,臣久在边军,对宋国军事调动有所掌控。如今,宋国淮南兵力很弱,又连年用兵,先后平定西蜀、荆湖,如今进攻岭南,千里奔波,士卒劳累,这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要给臣数万兵马,臣就能夺取淮南。”
“如今宋国势大,唐宋交好,怎可妄动,一旦事败,岭南宋军随时可以调转枪头与江北宋军合围,唐国腹背受敌,可就危矣。”
“陛下放心,臣已经为陛下想好退路。陛下可以对外宣称臣起兵反叛,那么臣若成功,淮南归国家所有,臣若兵败,陛下便灭我满门,以此表示陛下并不知情。”
李煜差点坐不稳,仿佛此刻坐龙椅、拥有王八之气的是他林虎子。这林虎子发起飙来,居然连谋反罪名都无所谓,非要拉着唐国以卵击石,他连忙制止道:“你千万不要胡说,这会连累到国家的。”
林仁肇一再强调:“陛下,辽国正对宋国定州出兵,南北调兵,中原空虚,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错过了我唐国可就再也没有机会收复失地了!”
相比于面对宋朝这个庞然大物施加的压力而言,江北十四州反而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退一步想,江北最有战略意义的盐场,此刻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既然国内有了盐,心里更加不慌了,至于军事意义,李煜考虑得更少了。
“卿家有此心意,朕心甚慰。此前卿家以雷霆之势止住了武昌盐价飞涨,已是大功一件。不过现在国内更为重要的却不在边境,而在南边。清江县出了一个媲美淮北盐场、可以供应唐国官盐所需的盐矿,那里才是唐国最为重要的。卿家乃是国之肱骨,朕自会妥善安排。卿家且先去休息。”
屏退了林仁肇,李煜大大松了口气,手心里攥出的冷汗湿漉漉的,也为自己的机智安排暗暗点赞。李煜连忙让人去澄心堂叫来张洎,解铃还须系铃人。
跟随张洎前来面见的还有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李煜仿佛抓住了依靠,见礼后李煜简单粗暴地问道:“师黯,如今林虎子奉命回京,你觉得该如何安排?”
看似一句简单的问话,实际上无意中透露了李煜的意图,张洎若有所悟,问道:“官家,林将军镇守武昌可有何不妥?”
“林虎子倒是心有谋算,可是边关无战事,难免不妥。”
这句话没有说透,却已经抛出了线索,事后张洎与皇甫继勋从禁卫处一打听,便得知了详情,没想到林虎子如此大胆。不过这是后话,此言让张洎觉得林仁肇是个刺头,让皇甫继勋特别难受。
“官家,林将军乃是栋梁之才,如今唐宋交好,将他放在武昌确实难以人尽其用,不如看看哪里有更重要的位置,将他调过去接掌。皇甫将军在此,不知有何看法?”
皇甫继勋此前因为自己儿子与林虎子属下马承信结了仇,对林虎子耿耿于怀,况且在面对宋国的策略上。两人几乎是处于敌对状态,此时他也听出了官家的想法,他也没有张洎那样的拐弯抹角,直白地说道:“官家,微臣认为林虎子带兵称霸一方,难免成为留从效之流,也该动动地方了。”
此言一出,李煜心里暗暗吃惊。留从效乃是闽国被唐国所灭后,占据泉漳二州,名义上隶属唐国,是为清源军节度使,后来官职进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爵位也自鄂国公进封为晋江王,可即使如此施恩,也改变不了留从效割据一方的事实。
方才林虎子提到将他视为反叛,莫非他真有此想法?比较林虎子与留从效都是闽国旧臣,同样镇守边疆,手握重兵,由此看来,不得不调离林虎子了。
李煜挤出一丝微笑,保持表面平和道:“林虎子一心为国,倒也不必担心。不过眼下南都那边急需有一个军政大才之人统筹全局,两位卿家可有推荐之人?”
张洎和皇甫继勋对视一眼,嘴脸微微上扬,皇甫继勋抢先道:“臣认为林仁肇将军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