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计
“盐政最是害人!要革了这盐政,民人可都得拍手称快!”
听李肆大略说到目前的难题,严三娘下意识就想到了自己枪毙盐道总巡的经历,而梁博俦一家更是盐商,盐政害人种种,让严三娘义愤填膺,她纯粹是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这事。
可她毕竟不是老百姓了,骂了一句后,小意地劝道:“可安爷子也说得对,这盐历代都是官卖,真是想改,最好也慢慢来。现在大敌当面,内里还是缓缓好,更不值得你这般动气。听说你还责罚了龙高山,这可不像是……”
刚说到这,外面响起龙高山的声音:“夫人,是我的错,我不该调巡差清街扰民,天王罚我军鞭,我认!”
严三娘脸颊顿时红了,这龙高山就一直在外面听墙角?刚才李肆和她亲热……
“我看你啊,罚军鞭可远远不够!守大门去!”
她恼怒地嗔着,龙高山现身请罪,如她所令,乖乖去天王府大门外站岗了。
“我是动了些气,可也有自己的算计,总之你别担心了,多担心你的肚子吧。”
自己这三娘果然有吕后之风啊,身边人全都怕她,还好自己不是刘邦。李肆无奈地想着,将三娘劝走了,他还得继续算计……
安金枝和严三娘当然都想不透李肆为何要在盐业上折腾,李肆也很清楚华夏这千百年来的盐政传统,《盐铁论》引发的千年大争论,盐还排在铁前面,由此可见盐政对于传统儒法社会的重要性。唐时黄巢,元时张士诚,都是盐商出身,盐政之重,非同寻常。
李肆在盐政上动手,不只出于个人情结,更怀着很深一番算计。
严格说,明清之前,盐政都只是专卖,而不是垄断,这二者是有区别的。专卖只是国家管控,盐商来去自如,只需出资购盐引即可。明初所行的“开中法”,也是让盐商把粮食送到边关,再以粮数发放盐引。万历年间,袁世振行“纲法”,才开始确立盐商垄断经营的地位。
清时更强化了这一措施,盐商运销食盐,要先向盐运司交纳盐课,领取盐引,然后到指定的产盐区向灶户买盐,再贩往指定的行盐区销售。
但盐引不是随便买的,商人必须以引窝为据,证明自己拥有运销食盐特权。为了得到引窝,商人又必须事先“认窝”,也就是花钱买垄断经营权,而这样的垄断特权,基本已经稳定为世袭特权。
这套垄断经营体系运转之后,就像一只吸金兽,越转越大,角色也不断分化。最初盐商直接向灶户买盐,后来分化出场商,握有向灶户收盐的垄断特权。原本销售商都是自运自销,或者是资本不足,或者是有利可图,他们开始转包,也就是出租垄断经营权,由此出现出租权力的窝商和租赁引窝运销的运商。
此外还有一类总商,是盐商里资本最雄厚的,类同地方乡绅,他们要协助官府,催办盐课盐引的征缴。若有积欠,总商就得赔付,同时还要负责查禁私盐。之前严三娘所杀的盐道总巡,就是这类总商蒙养的私人执法队头目。
明清这一套盐政统称为“纲商引岸”,核心管制思路就跟统治地方一样,将权力层层分解,跟资本流转环节套在一起,同时将管制责任和资本风险全数压在盐商身上,盐商当然要如数转移到最终消费者身上,为此政府默许他们有“加价”、“加耗”、“借帑”的特权。
整个环节,不仅卷入了资本,还卷入了各层官府,从盐运司到盐院,到地方官府,乃至朝廷和皇帝都要伸手。历代巡盐御史都是清廷内务府官员,康熙和乾隆南巡,花销更是倚重盐商。康熙南巡,有江苏宜思恭亏空案,重点还不在盐政。乾隆南巡,引爆两淮盐引案,亏空一千万两。乾嘉年间的***,乃至后来的白莲教起义,军费来源里,很大一部分都是盐商“报效”,其中两淮盐商在1799到1803年,就“报效”550万两。
两淮盐区也就包括河南、两江、湖广共六省,清初正纲盐课银为90万两,加上杂派接近200万两。乾隆时增加到400万两,嘉庆二十年时又翻一倍,盐政利厚,由此可见一斑。而两淮盐商之富,也让人心惊胆战。扬州盐商奢靡,天下闻名,为何能有“扬州八怪”?那都是盐商攀附风雅营造出来的书画产业,才引得落魄文人齐聚扬州。
有很多人会疑惑,最终消费盐的老百姓,一年也就吃那么点盐,官府和商人要怎么来搜刮银子?
按照现代标准(该已经是多了),成年人一年吃四斤盐(接近2400克)足矣,乾隆时期盐价平均一斤盐30文,一人一年吃盐也就花120文。就按两亿成人份计算,全国盐业市场也就两千多万两。仅仅一个两淮盐区,就向清廷缴纳400万两盐课,这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华夏太大,事情总是复杂的,产盐成本低,利润高,而且是生活必需品,是刚需,这是盐政被历代王朝把持的原因。但为何类似两淮盐商这种群体,没在汉唐宋明出现,反而在满清出现了呢?
之前就说过了嘛,明朝万历后才有盐业垄断,清时把这一套权力与资本勾结的东西发扬到了极致而已。
这事也不能光从最终消费者身上看,产业是一条经济链,盘子有多大,不能光看最终消费者,中间环节有时候比最终消费者更重要,比如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