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节较量
殷景松掂量着手中这份省纪委转下来的信函,和市里边收到的反映信内容一样。
看来围绕这冶金机械厂改制的风波还在越闹腾越大,这事儿棘手。
内容很简单,反映冶金机械厂资产报表有问题,企业和评估单位勾结,审计部门玩忽职守,人为压低企业设备实际价值,同时应收帐款项存在严重问题,厂领导和销售人员与客户单位相互勾结,订立同盟,本该收回的账款故意打入死帐,厂领导和厂中层干部损公肥私,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帽子很大,也列举了不少证据,问题在于改制协议即将签署的时候,这份反映检举就显得有些突兀了,照理说这样的检举可以不予理睬,前期纪委也介入了对冶金机械厂改制的调查,没有查出具体问题。
但这封信殷景松却不得不重视,一是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廖永涛亲自签了意见,要求市纪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目前国企改制问题迭出的情形下,更应该认真对待,查清楚真实情况,另一个原因殷景松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廖永涛签署意见当天,省纪委就通知市纪委去人将这封信函带回来,而且省纪委办公室主任还专门和自己打电话,请自己务必查实。
这些小细节都足以让殷景松三思。
这说明省纪委对这件事情相当关注,而且盯着在。
但是如果要查,肯定就不可能像上一次一些职工反映问题那样只从表面上过一遍,那样肯定没有什么效果,只是这对眼下即将签署改制协议的市里边来说意味着什么?陈书记和何市长会怎么看待?
殷景松站起身来,来回踱步,琢磨着这事儿该怎么处理。
压肯定是压不下的,不管陈书记和何市长怎么想,省纪委既然转来了信函,廖书记也签署了意见,那肯定就得查,但现在是一边查一边照样签协议,还是暂停等调查清楚之后再来签协议呢?
殷景松拿起信函,这件事情必须要向陈书记汇报,由他来拿主意。
陈英禄听完殷景松的汇报,又看了看廖永涛亲笔签署的意见,沉吟半晌不语。
冶金机械厂改制争议很大,不仅仅是厂里边,如果单是厂里边,这很正常,毕竟涉及一千多人利益,有不同看法意见也正常,只要符合程序和法律规定,那都不是问题,但是在市里边内部也一样存在很大的争议。
赵国栋频频对嘉华集团提出疑议,认为嘉华集团难以承担起冶金机械厂日后复兴的责任,担心一旦无力扭转局面,包袱会重新压在市里边身上,而且可能情况还会更糟糕。
而孔敬原则针锋相对,认为赵国栋思想狭隘,对私营企业有歧视偏见,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妄言嘉华集团不能胜任,纯属主观臆断,毫无道理。
两人在市政府办公会和市委常委会上都是毫不相让,何照成支持孔敬原的意见,赵国栋就成了少数派,市政府办公会也通过了同意嘉华集团兼并重组冶金机械厂的方案,市委常委会也将马上研究,估计目前这种情况下不会有什么问题。
“老殷,说说你的看法。”陈英禄翻来覆去的咀嚼着廖永涛签批的意见,似乎想要从中琢磨出一个啥味道来。
“陈书记,关于这些反映,其实前期就有,当时纪委也查过,但是说实话,那都是浅表性的查了一查,例行公事,而且孔市长也对此有些看法,认为纪委工作影响了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没有查出什么问题来。”
殷景松抿了一口茶,淡淡的道:“我无法断言冶金机械厂改制是不是存在问题,因为这种因为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采取各种方式阻挠改制进行的例子很多,但这是廖书记亲自签批的事情,而且您看看签批时间,来得很急,催得也很紧,证明省纪委对这件事情很重视,加之目下国内因为国企改制引发的风风雨雨喧嚣一时,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言论也甚嚣尘上,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慎重一些更妥当。”
“嗯,眼下关于国企改制和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很激烈,理论界和舆论界里都各有支持者,我们既要坚定不移的按照中央方针政策推进国企改革,但是同时我们也要以严谨慎重负责任的态度来操作,严防被人钻了空子,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陈英禄点点头,“你的意思是暂缓签协议,等调查清楚之后再来定论?”
“我的想法是这样,不过恐怕需要和何市长和孔市长沟通一下,也请他们和嘉华集团那边解释一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误解,影响了企业正常改制进程。”殷景松瞅了一眼陈英禄,才道,“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还得看陈书记您的看法。”
陈英禄也有些犹豫,已经过了市政府办公会的事情现在又要搁下来,何照成和孔敬原肯定不会同意,而且很有可能影响到嘉华集团入主的积极性,但是省纪委如此重视的事情,若是不拿出个结果来也不行,明知道有问题还没有查清楚,而签协议,那更不好交代,两害取其轻。
“这样,还是换一换,老何和老孔那边我来做工作,这边你们几位马上组织精干力量彻查,对提出的疑点问题一个不漏,争取最短时间内有个结果。”陈英禄顿了一顿,“必要时候,我可以和嘉华集团方面见见面,做一个解释。”
“嗯,那好,不过陈书记,信中反映问题多数需要外调,这个难度相当大,而且所需时日也不会短,我们纪委这些人手肯定难以胜任,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