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典吧>穿越小说>弄潮 > 第二十六节 人才竞争力
    第二十六节人才竞争力

    竺文魁虽然对于曲晓燕出任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并不感到意外,但是还是对赵国栋的胸襟颇感敬服,他不相信赵国栋会对自己和曲晓燕之间那层关系一无所知,但是对方对于自己一样信任。

    对于曲晓燕的任命也决不是因为自己这层关系,曲晓燕用她自己在接待办的表现赢得了包括钟跃军和顾永彬的认同,肖朝贵代表市委组织部在征求市府办这边意见时态度就相当明确了,但是把曲晓燕安排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这个炙手可热的位置上,的确让很多人都为之侧目。

    竺文魁倒是不惧啥,这男女之间你情我愿的事儿,自己从未从中夹杂私利就行了,只要不被抓个现行,下边人就算是感觉到一些,也就是腹诽而已,自己小心一些就是了。

    赵国栋担任省委常委之后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变得更加强势,相反,在很多方面却更注重听取分管领导的意见,尤其是和钟跃军、蓝光两人之间的沟通协调也更多,这一点变化尤为明显。

    在这一次人事大调整中,赵国栋事前做足了准备工作,几乎和每个常委和分管市长都进行了沟通,竺文魁本人也被不例外。

    市建设局副局长和东江区副区长兼江东新区管委会主任人选问题上,竺文魁就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认为无论是作为主管城市建设这一块的副局长还是日后城市发展主要方向的城区副区长,不仅仅要具有战略眼光,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具备良好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作为具体执行者,后者比眼界和眼光更为重要,而赵国栋虽然开始不太认同,但是到最后,还是接受了自己的意见。

    在竺文魁看来,这是赵国栋一个至关重要的改变,强势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只能说明你必须要依靠坚定的意志和组织赋予你的权力来推行你的观点,而善于接受不同观点并纳为己用则表明你已经具备了更高的自信和自控能力,可以游刃有余的运作这一切,而现在赵国栋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

    他可以用一种俯瞰的心态来和钟跃军、蓝光以及顾永彬等所有人来交换看法意见,汲取他们所要表达意见中的精髓和他认同的内涵,然后融入到自己的观点想法中去,将其转变为市委的意见观点,一步一步实现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

    一边想着,竺文魁一边走到了赵国栋的办公室门外,听到脚步声响动的云睿探出头来,见到是竺文魁来了,连忙延手邀请竺文魁:“竺市长,这边请,稍坐一下,赵***正在接待几位客人。”

    “没事儿,我来早了一点,领导召见,咱还是来早点没坏事儿,今天赵***召见我是啥事儿,云秘书,你知道么?”

    竺文魁和云睿也不陌生,这位秘书当得很到位,和常委和副市长们都保持着相当不错甚至密切的联系,但是却绝不逾越那条若有若无的底线,当秘书的能拿捏到这份火候,就算是可以出师了。

    “不太清楚,赵***昨天似乎走了一大圈,大概是在江东新区和辉煌大桥、东方红大桥、团结大桥工地上去看了看,心情好像还不错啊。”云睿选择性的道。

    “唔,赵***心情不错就好。”竺文魁安然的坐在沙发里,点燃烟,“来一支?”

    “谢谢竺市长,没学会。”云睿笑着摇头,“竺市长,我看你就只抽这万宝路,从来不抽其他烟啊。”

    “嗯,习惯了,万宝路劲儿大,适合我的口味,其他都不行,这么多年了,养成习惯了。”竺文魁大大咧咧的道:“这会儿赵***又在接待啥贵客?”

    “省劳动人事厅牛副厅长一行,钟市长和顾市长带过来的,好像是商谈十月份咱们市里企业联合到安都召开一次人才招聘会的的事宜。”云瑞言简意赅,“都谈了好一阵了,估计快要结束了。”

    竺文魁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今年进入宁陵落户的企业很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江临港工业区、东江配套工业区以及现在新兴的江东新区多功能园区,都吸纳了大量企业落户,而大批企业落户也带来一些原来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像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缺口问题.

    熟练劳动力方面市里边原来就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只要是进入宁陵落户的大型企业就提前开始招募工人,并与市里的几所职业院校以及现在已经整合过后的职业教育中心签订培训合同,提前招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职业培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劳动力熟悉适应过程,当企业建成竣工投产时,第一批经过培训的技术工人也正好可以赶上。

    市财政专门为这样的培训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而企业则在师资力量上予以配合和支持,这种机制相当适合大型企业,像几家多晶硅生产企业和福田、光华、耀华以及近期的天威英利、尚德太阳能等都和市职教中心签订了这种委托培训的协议,最大限度的完成最基本劳动工的培训。

    但是这种方式对于中小企业来却是一个难题,每一家企业所需要的工种不同,而且数量也是参差不齐,比起大型企业来,他们所需要的工种庞杂不说,而且要求也各不一样,数量上也要少得多,他们也无法提供师资力量上的支持,即便是职教中心和职业学校本身有通用培训班,但是也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另外也就是困扰所有企业问题的就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不是职教中心能够培养出来的了,一般说来像技术人才只能是企业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招募到自己企业中,通过企业自己培养,另外一个渠道就是从社会招聘,说难听一点也就是挖角。

    虽然宁陵在各方面都能够提供较好的条件,但是毕竟宁陵还只是一个内陆的中小城市,其知名度和吸引力远无法和安都、武汉、重庆、成都、西安、长沙等省会级别的大城市相比,所以在吸收招纳所需人才方面仍然是一个巨大短板,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也才有了市政府和省里边有关部门的主动接洽,准备搞一场转为宁陵市所搞的人才招聘会。

    竺文魁也知道赵国栋对宁陵的吸引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培养极为重视,从一开始搞的人才补贴到后来的专家楼,再到后来的交流沙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市里搞的科学技术情报中心,这些新玩意儿不但起到了相当明显的作用,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他在这方面的先知先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