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来得稍显突兀,但也怪不得谁。东陵地远,与江国之间又隔着崇山峻岭,行路极难。
皇上在两年前便给东陵去了信,邀梁国公齐枚回京一叙。齐枚是他在东宫时的伴读,与他,还有卫国公三人是自小的情谊。后来齐枚尚了东陵的德旻帝姬,随其留在了东陵。卫国公又长年驻守北境。算来,三人已有近三十年未曾聚首。
给梁国公的信,是在两年前的春日与给卫国公的旨意一道送出的。然而,足足过了一年才收到回信,言梁国公不日将启程,同行的还有东陵大儒,源氏月。
当时恰逢索伦也送来国书,后又出了索伦政变一事,大家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了过去。
而在这短短一封书信之后,东陵便再无音信。鸿胪寺的人频频传递消息,却都如石沉大海。渐渐的,此事越来越不被提及,京城大事一件接着一件,东陵来使一事被悄声淹没了。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要泡汤时,一骑快马却敲开了元京的城门。信使送来消息,东陵使臣已行到西南地界,不过一月便可抵京。
这一下猝不及防,一问才知,东陵一共派遣了三队信使,前两队都在翻山时不慎坠崖摔死了。这人所在的那队是最后一个出发,比使团提前一月。但他们在大山里遇到了滑坡,一支二十人的小队,只他一人逃出生天。
不想,三队信使各自不幸,使团的队伍却一路畅通无阻,竟然在西南赶上了他。由此,使团便在西南稍作休整,他先行一步,八百里加急赶到京城报信。
这一下,朝堂上立时炸了锅。好在鸿胪寺卿未曾躲懒,虽得不着消息,但该准备的一样也没落下,这才没让朝廷陷入窘境。
彼时礼部正在筹备五月初的海棠花宴,这是江国一年一度的大节庆,仅次于年节和上元。去岁因索伦来使,花宴停办了一年,今年自是要格外隆重。又逢东陵信使传来消息,皇上龙颜大悦,命将花宴推迟一月,等东陵使团来时一同庆贺。
皇上大手一挥,觉得只是小事。可礼部的人却挠破了头皮。这宴会早一月晚一月无甚所谓,问题是一进六月,大半的海棠花都谢了,他们还办什么“海棠花宴”?
秦楼月唉声叹气了三四日,着手下四处寻访,从各省急调花期长久的海棠。秦观唐更是礼部、鸿胪寺两边跑,忙得脚不点地。
礼部尚书是他父亲,鸿胪寺卿是他外祖,他一向在两边晃,哪边有了活动,便去哪边帮手。这下两大节庆拼在了一起,他一个都不想放,接连奔波了几日,嘴上便急得生了疮。
段于风被斩首后,庆王便被削了封号,降为郡王,迁至永州封地。之后不久,静荣贵妃忽于夜间发狂,要谋害皇贵妃,被圣人赐死。至此,段氏一脉彻底沉寂。
以此为衬,太子自是志得意满,去了心头大患,此时又总领接待使团之职,一时间风头无两。
段于风死了,瀛颍两州的兵权却不能放任不管。太子屡次试图接手,却都被圣上挡了回去。最终,是原右副使吕信州接替了瀛颍节度使一职。
凌萧最后一次见到此人,是在他班师离京之日。
当日阳光晴好,长街繁花夹道,霞蔚云蒸。他还是站在人群里,远远地看见吕信州一身铠甲,在一众百姓的夹道相送中率部离京。
仍是白皙清俊,与行伍之人格格不入。只不过与来时不同的是,此时他一马当先,走在队伍正中。胯下一匹原本有些突兀的白马,此时却恰到好处地彰显了他的与众不同。
东陵使团即将进京,不仅朝堂震动,民间也是一片欢腾。这份欢腾与去岁索伦来使大有不同,少了一分好奇,多了十分真心,大家是真心实意地期盼东陵大儒的到来。
而这一切,还要从江国与东陵的渊源说起。
如今提起东陵,江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放在五十几年前,情况还不是这样。
东陵在江国的盛名,是始于五十年前一位东陵大儒对江国的造访。凌萧他们那时还没出生,所以不知道当时的盛况。但他们的祖辈至今一提起“东陵大儒”四个字,还是会心潮澎湃,滔滔不绝。
那还是明德年间,孝武帝在位之时。众所周知,那是江国最混乱低迷的时期。
孝武帝为人荒淫无道,后宫佳丽何止三千。不仅如此,他还喜欢吸食东蛟神药,在民间搜罗各色美女,于宫中夜夜笙歌。